新闻热话/钱凯港开通六航线 助跨洋贸易提速******
图:中国与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目前已开通六条航线。图为停靠在钱凯港的集装箱船。/新华社
中国与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助力跨大洋贸易“提速”。今年6月,钱凯港获颁运营许可证,标志着这一南美首个智慧绿色港口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新鲜的秘鲁水果只需23天便可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目前,钱凯港已开通钱凯-上海双向干线等三条干线,以及北上巴拿马支线、智利北支线、智利南支线等三条支线在内的共计六条航线,直接辐射周边国家。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从秘鲁首都利马驾车出发,沿着泛美公路向北行驶约80公里,随着路上的集装箱卡车越来越多,钱凯港就出现眼前。
这边卸下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那边装上新鲜的秘鲁蓝莓……南半球的冬雾笼罩下,自动化远控岸桥、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自动化轨道吊等港机设备干得热火朝天,在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协调下高效处理货轮装卸作业。
6月初,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亲自为钱凯港颁发运营许可证,标志着这一南美首个智慧绿色港口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在半年多的试运营阶段里,这个中国与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对秘鲁经济和就业、对亚洲与拉美整体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
今年前5月吞吐量近10万标准箱
“运输需求增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波介绍说,今年前五个月,钱凯港集装箱吞吐量达9.44万标准箱、散杂货及滚装货物62.69万吨。
“钱凯-上海”直航航线大幅缩短了南美至亚洲的海运时间,从约33天缩短至23天,物流成本降低约20%。6月28日,2025至2026产季首批秘鲁蓝莓借助这条海运快线运抵上海,让新鲜的秘鲁水果可以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在秘鲁驻上海总领事戴维.加马拉看来,钱凯港为促进秘鲁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样乘上“出海快线”的还有渔业。秘鲁是全球最大的鱼粉出口国,也是中国进口鱼粉第一大来源国。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秘鲁渔业出口占总出口约6.5%,出口额大幅增长,其中鱼粉出口贡献了最大增幅,同比上涨605.3%。
国产汽车出口秘鲁“快道”
与此同时,汽车、光伏组件、电子设备等优质中国产品也正更快速地抵达秘鲁。据中远海运介绍,开港至今平均每月都有一艘滚装船到港,多的时候一船能有七八百辆中国汽车,少的时候也有三四百辆。
对于进口商来说,更高的物流效率与更低的物流成本能带来巨大竞争优势。钱凯港开港后,秘鲁因杜拉马家电公司察觉到这一商机,第一时间选择通过钱凯港运送货物。
“过去,我们从中国进口家电,从发运到提货大约需要50天。”该公司外贸主管迈拉.维利卡说,选择钱凯港之后,海运和货物出港时间都大幅缩短,通常30至35天就能提货。“这帮助我们缩减成本,进而降低最终售价,将包括冰箱在内的主营产品市占率从去年年中时约15%提升至如今的近50%。”她说。
工人经培训成为智慧码头人才
据了解,钱凯港一期工程每年将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收入,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据钱凯港社区关系主管塞萨尔.卡乔介绍,港口已经雇用600多名来自秘鲁各地的工人,不少人经过专业培训后成为智慧码头人才。随着钱凯港业务量不断增长,港口将招收并培养更多秘鲁优秀劳动力。
目前,钱凯港已开通钱凯—上海双向干线等三条干线,以及北上巴拿马支线、智利北支线、智利南支线等三条支线在内的共计六条航线,直接辐射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等周边国家。
今年2月起,厄瓜多尔出口香蕉经秘鲁钱凯港中转,仅需27天即可运抵中国。厄瓜多尔香蕉销售与出口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厄瓜多尔香蕉对华出口增长45.56%。
在秘鲁圣马科斯国立大学历史学家路易斯.巴斯克斯看来,钱凯港将成为拉美地区发展新的区域枢纽。“相信钱凯港将如印加古道一般,继续带动周边国家共同繁荣。”巴斯克斯说。
深圳推逾千条商业航线筑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图:深圳出台方案,全力打造“低空经济之城”。图为人们在深圳笔架山公园里体验无人机送外卖。\新华社
深圳低空经济再出重磅方案,这次着眼于低空基建。近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到将建全球总部研发中心、低空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心“四大中心”,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该《方案》也是目前国内首个专门聚焦低空基建的规划方案。
到2026年底,深圳全市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分析认为,低空基建正是保障飞行器安全飞行的前提和关键。\大公报记者 郭若溪深圳报道
根据《方案》,到2026年底,深圳将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
起降场靠近超充站 筑社区配送网
起降点建设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方案》提出,要规划建设多类起降设施,包括通用机场、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低空物流运输起降设施网、社区配送起降设施网、城市治理起降设施网。其中,2026年底前投入使用龙华樟坑径直升机场,结合新型通用航空器发展趋势,规划建设深汕通用机场,力争2026年底前稳定场址。
为了使低空服务更便利的触达普通市民,《方案》要求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要结合商圈、CBD、产业园、医院、枢纽、景区、公园等建设;医疗物资运输起降要结合医院、社康中心、血站等需求建设;商圈配送起降点要结合重点商圈、公园、景区、园区、高校及职业院校等需求建设。要与现有基础设施实现“跨领域融合建设”,包括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如超充站)融合布局,满足eVTOL快速充换电需求。
逾7成市民将享同城2小时快送
基于这上千个起降点,深圳拟大力推动低空飞行器实现商业化落地。《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建成深圳低空运营总部基地,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此外,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70%,三甲医院、血液中心(血站)覆盖率超过50%,城市治理起降场3公里半径范围内实现全市公园、河道、水库、岸线等巡检全覆盖。
据统计,目前深圳已集聚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包括大疆、东部通航、美团无人机等一批无人机和直升机龙头企业,峰飞航空、沃兰特等一批eVTOL企业也在深圳落地。目前,深圳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完成载货飞行170多万架次。
在此之前,深圳已率先出台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也是国内最早发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案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深圳还在携手香港规划建立跨境低空航线,去年首条境内通航机场直飞香港国际机场的跨境直升机航线就在深圳成功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