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灾难/加沙沦炼狱 每天28儿童丧命******
图:两名加沙儿童分别患有营养不良和脑瘫,食物短缺和糟糕的卫生条件加剧其疾病程度。\美联社
截至本周二,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22个月军事行动已导致超过6.1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超过1.85万是儿童,占总人数的3成以上。美媒日前列出部分加沙遇难儿童名单,密密麻麻的名字铺满报纸整版,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早逝的生命,有近千名儿童未满周岁已被杀害。联合国称,对儿童来说,加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这里平均每天有28名儿童丧命,所有五岁以下儿童都面临营养不良风险。\大公报记者 郭嘉 综合报道
《华盛顿邮报》7月30日公布一份“死亡名单”,记录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遇难儿童中部分名单。《华邮》列出图表,显示1到17岁每个年龄遇难未成年人的分布情况。其中17岁的死者最多,有1218人,有953名儿童未满1岁便被杀害。
“加沙是儿童最危险的地方”
报道称,加沙儿童“有的在床上被杀,有的在玩耍时被杀,还有很多未等到学会走路就被埋葬”。报道披露了部分死去儿童背后的悽惨故事。辛德遇难时只有6岁,她生命中最后的几个小时被困在一辆满是弹痕的汽车里,身边是她的6位亲人的遗体。她绝望地呼救。一位红新月会的接线员一直在电话另一头里默念《古兰经》,并在一辆以色列坦克驶近时安慰辛德。在通话的最后,她大声恳求道:“快来救我!”然后,就被杀害。
2023年10月25日,一场空袭夺走了沙拉夫4个孩子的生命:11岁的马拉克、10岁的马利克、6岁的亚斯敏,以及3岁的努尔。沙拉夫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把孩子们的尸体从废墟中挖出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日前表示,对儿童来说,加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加沙平均每天有28名儿童被杀害,每小时就有超过一名儿童死去。“死于轰炸,死于营养不良和饥饿,死于缺乏援助和重要服务。”
小童饿死时比出生时还轻
除了遭受以军的残酷轰炸,加沙民众正经历以色列制造的严重的饑荒,其影响可能延续数代人。以色列对加沙进行全面封锁,导致当地的物资供应陷入瘫痪,数百万平民几乎与外界隔绝。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应急准备和响应主任史密斯表示:“加沙210万人口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连续数日没有食物,四分之一的人口正遭受类似饑荒的状况。”
长期饥饿对婴幼儿构成严重风险,因为很可能导致发育迟缓,不仅影响身高体重,还会影响智力和劳动能力。数据显示,在7月接受国际救助儿童会诊疗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有43%的人营养不良,比例是3月的近3倍。婴儿配方奶粉更是自封锁以来,从未被允许进入加沙。
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临床医学副教授基拉克表示,营养不良所带来的损害甚至会改变基因的功能,这意味着饥饿不仅会影响幸存者,还会影响其后代。基拉克表示:“这是一生的事情,会延续几代人。”
加沙地带的饑荒正愈演愈烈。根据加沙卫生部5日公布的数据,过去24小时内有8人死于饥饿,因饥饿死亡的人数已增至188人,其中包括94名儿童。这种状况甚至导致当地丧葬仪式用的裹尸布严重短缺。一位年轻的母亲不久前失去自己5个月大的女儿,她说,自己的女儿出生时体重超过3公斤,死的时候却瘦得只剩不到2公斤。
联合国4日警告称,加沙所有五岁以下儿童都面临营养不良风险,可能危及生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拉塞尔表示,该年龄层涉及32万的加沙儿童,数千人患有最严重的重度急性营养不良。7月上旬已有5000名儿童因营养不良入院,创冲突以来新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多次呼吁,加沙儿童急需食物、清洁水、药品和保护,“他们最需要的是停火,现在就停火”。
专家解读/极端天气将更频密 宜早应对******
近日,全国各地遭受高温暴雨夹击。当华南华北西北遭遇超强大暴雨,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双双惨重,中部省市却被极端高温炙烤,川渝多地气温超过42℃,最高甚至达到44.2℃,一些地区或将面临旱涝急转的险情,而这样的极端气象情况似乎越来越常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不断挑战人类的生存极限。而二者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极端天气究竟由谁造成?
天气和气候主要的差别在于时间尺度,前者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环流及其导致的现象,后者指较长时间的天气现象的平均态。专家表示,所处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变化、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共同作用,造就了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笼罩在地球上空的各个高压、低压系统,不断移动、增强或减弱,带来了不同时间的阴晴雨雪天气。长时间尺度看,大气环流在一年四季中呈现一定规律,但如果出现异常,极端天气就有可能产生。
“气候变暖会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改变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形势,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重要背景。”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说。因此,气候变化并不直接导致极端天气的发生,但加强了其触发条件,可谓背后“看不见的手”。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特点。伴随着温度升高,大气中持水量增加,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风险也在增大,并且这将成为我们长期面对的现实。巢清尘说,根据最新的气候模式结果分析,预计到2050年我国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呈现发生更频繁、影响更广泛、极端性更凸显的趋势,极端高温、干旱、强降雨等事件趋多趋强。宜树立底线思维,早做应对。\大公报记者李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