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双球菌今年8宗个案 六年新高******
【大公报讯】记者戴静文报道:一名57岁男子在家中晕倒,送院治疗,经化验证实感染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现时在广华医院留医,情况危殆。这是本港今年第八宗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今年感染个案数字是六年新高。
卫生防护中心昨日表示,初步调查显示,该名男患者于潜伏期内没有外游。他于7月31日(上周四)在家中晕倒,同日经救护车送往明爱医院急症室,并留院治疗,翌日被转送至广华医院。他的脑脊液样本经化验后,证实对脑膜炎双球菌呈阳性反应,临床诊断为脑膜炎。
口鼻分泌物可传播
卫生防护中心称,他的家居接触者至今没有出现病征。中心已向其密切接触者派发预防性药物,并继续进行调查。
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法定须呈报传染病,截至昨日,卫生防护中心今年共录得8宗个案。翻查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显示,自2020年以来,2020年及22年均没有感染个案,2021年有2宗,2023、24年各有5宗,2019、2018年则分别有14宗及10宗,今年感染个案是六年新高。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主要经由直接接触带菌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包括口鼻分泌物而传播。当细菌入侵血液(脑膜炎双球菌血症)或包围脑部及脊髓的内膜(流行性脑膜炎)时,可引致严重病症。
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病征包括突发性发烧、剧烈头痛、皮肤出现瘀斑及休克,严重者甚至会致命。流行性脑膜炎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颈部僵硬及嗜睡,亦会有呕吐、畏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情况严重可造成脑部损害或死亡。
躬行实践/港生珍惜采访机会 做足功课******
图: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港生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仔细观看宋画里的细节。/大公报记者俞昼摄
“我们在赴浙采访前便分好了新闻小组,每天会有《大公报》的记者老师根据第二日的采访地点布置新闻任务。”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邝雅文是第二小组的成员,启动仪式当日恰好也负责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进行采访报道。“昨天晚上我们四位组员连夜学习了有关中国历代绘画尤其是宋画的信息,还草拟了包括如何应用AI技术推广名画等问题的采访提纲。”
邝雅文告诉记者,虽然她提前做了很多功课,但依然被现场多维度展示的宋代名画所震撼,“通过裸眼3D、VR、MR等技术,典藏馆让原本静态的古画‘动’了起来,观众甚至可以‘走入’画中,沉浸体验古人的艺术世界。我一定会把这段经历写入报道,让更多的港人了解浙江的‘黑科技’,看到传统美学与数字智慧的碰撞。”
“我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市场营销,但一直对新闻采访很感兴趣。”邝雅文坦言,此前受到专业的限制,她并没有太多外出采访的机会和经验,因此也十分珍惜这趟新闻旅程。“对于我而言,无论是草拟采访提纲,还是冲上去向陌生人提问,都是很新鲜且有趣的体验,而每晚紧迫的截稿时间在不断逼迫我提升写作速度的同时,看到了新闻记者的不易。”
大公报记者俞昼